当前位置: 首页 >> 攀大要闻 >> 正文
攀大要闻
我校召开2024年学科建设及导师专题培训会
2024-06-12            研究生处      点击数:

为全面贯彻落实校第三党代会精神,持续推进学科内涵建设,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611日上午,学校在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召开2024年学科建设及研究生导师培训会。会议邀请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汪明义,研究生院院长雍彬作专题讲座。党委书记胥刚、副校长石维富主持会议并讲话。

汪明义教授围绕“中国大学从哪里来”、“大学是什么”、“大学干什么”、“大学怎么干”等问题,结合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辅以中国特色大学与大学职能演变的生动案例,旁征博引地阐述了中国大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书院到现代的大学,阐述了中国大学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及中国大学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教育使命。汪校长特别强调了大学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地方大学既要成为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担当者的基地,也要成为培养人类进步事业的积极参与者。

  雍彬教授作题为《落实立德树人,做四有好导师》的专题报告,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详实的数据回顾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历史沿革与现状,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分享了导师队伍如何建设,导师的责任与研究生导师如何管理等。特别通过详实的师德师风典型案例,生动阐释了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好的导师要有“五术”,即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要有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心中有国家和民族,肩头担使命和责任。要着眼学术前沿和国家需求,致力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努力成为科研高手。要花时间花精力,精于“技术”。对学生要有知识交流、眼神交流、情感交流。导师要具有仁心仁术、以爱育爱。

 胥刚指出,汪明义教授的讲座立意深远、内容丰富、论述精辟、生动鲜活,为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他强调,要用心领会、大抓落实、从我做起,担负好“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使命,担负好“实现更名大学,建成应用型一流大学”的责任,努力成为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科研能力突出、育人实效显著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学校学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石维富指出,雍彬院长的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帮助导师进一步明确了“立德树人”职责,树立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意识,明晰了研究生培养的相关管理办法、要求和流程,为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他要求,导师要在教育教学中,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校校领导,机关单位负责人、各研究生培养学院院长、分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副院长、研究生导师、各学院研究生管理科负责人、研究生处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

(编辑/郑洪艳;摄影/王新杰 毛嘉炜 梁才;审核/秦振涛 方青松)